上海虹桥高铁站雨棚智能建造项目
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高铁站
2022年3月 - 2023年8月(18个月)
雨棚总长度1200米,覆盖面积15000㎡
高铁站雨棚结构复杂,钢结构连接点多达3000个,每个连接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达到±3mm,传统人工建造难以满足精度要求。
项目工期仅18个月,传统建造方式预计需要30个月,必须采用创新技术大幅提升建造效率。
高空作业环境复杂,人工施工安全风险高,需要最大程度减少人工高空作业。
施工期间高铁站正常运营,施工作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,需要精确的施工计划。
基于BIM技术构建雨棚3D数字模型,精确计算每个构件的位置坐标,生成详细的建造指令数据库。台车系统直接读取BIM数据,实现数字化驱动的精准建造。
建造精度从传统的±15mm提升到±3mm,设计变更响应时间从3天缩短到2小时。
部署8台智能建造台车,每台台车配备激光导航系统、机械臂和精密定位装置。台车可以在轨道上自主移动,精确定位到指定位置进行构件安装。
台车定位精度±2mm,单台车载重8吨,移动速度0.5m/s,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。
集成多台车协同控制系统,实现8台台车的统一调度和协同作业。系统自动分配任务,优化作业路径,避免台车之间的冲突。
8台台车协同效率提升35%,任务执行成功率达到99.8%,显著提升整体建造效率。
展示BIM驱动的智能台车建造全过程
本项目成为国内首个大规模应用BIM驱动智能建造技术的高铁基础设施项目,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。
项目经验已在全国15个高铁站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,累计节约建设成本超过5亿元。